" />
首页
南开之声
菁菁校园
招聘大厅
新生专题
跳蚤信息
情感角落
活动中心
人文学术
考研出国
同学校友
新人专区
英语角
本讨论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帖子 打印本页 
进口粮储备,让耕地歇一会儿
发信人: 地理国情监测  版面: 活动中心  浏览: 46371  回复: 0
1 楼  地理国情监测   发表于: 2017/6/2 13:41:50    编辑   
       新闻报道中储粮1.62万吨小麦存放变质,根据当年数据2014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43.8公斤,也就是说按当年数据白白浪费了36500多人一年的口粮。
       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中国占世界7%的耕地来养活世界20%的人口,已经实属不易。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,在2014年粮食产量夺得了是全球冠军。
 
       从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http://www.dsac.cn/共享的《2015年全国耕地资源数据图》可以看出我国将大面积国土用作耕地开发,来支持我国的粮食供给。
 
       中国2014年粮食产量60703.9万吨。当年的世界人均粮食量为344公斤,而中国人均达到了443.8公斤,接近1.3倍,真正做到了中国人有了“余粮”,这的确是个值得讴歌的奇迹!
       但我国还是成为了粮食进口大国,为什么?为什么我国粮产上来了,却还是需要进口粮食?“土地”和“淡水”!
  
       事实上,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,为解决我国大量的粮食需求,就需要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。国内耕地过度开发,大量的使用化肥、农药等增加产量,对土壤的破坏已经越来越明显,2016年粮食的产量开始下降就是警示。耕地压力大,“地力”出现退化,造成粮食供需吃紧。
       从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共享的《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图》和《2015年全国水域空间分布图》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水域分布无法满足如此巨大面积的耕地使用。
 
 
       中国的水资源2.8万亿立方米,居世界第六;人均占有量2 200立方米,相当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/5,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。实际供水总量5 200亿立方米,而农业用水占4 000多亿立方米,占我国供水的77%!淡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短缺,造成耕地的减产和干旱问题。
       此时国家抓住战略机遇适度进口粮食,就是进口了土地和淡水资源,来缓解国内资源的压力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可以让一部分土地“休养生息”,得以恢复产能,达到可持续发展之道。
(通过“休耕”“轮作”保持土地产能)
       诗中云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我国已经是为了粮食勒紧裤腰带的状况,就更不要出现对资源、粮食的浪费行为。合理使用国内资源的同时,有效利用国际资源,才是保护我国利益稳定增长的合理方案。
表情

2012-2014 nkubbs.cn 南开大学 继往开来 bbs 站 (非官方) Processed in 00.25 second(s) 帮助文档 举报投诉 隐私条款 认证会员 联系我们